简介
番石榴炭疽病是由真菌(炭疽菌)引起的热带水果常见病害。它广泛分布于番石榴种植区,可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。
症状
叶片:
初期出现褐色或黑色小斑点,边缘呈黄色晕圈。
斑点逐渐扩大,融合成大块病变,导致叶片枯萎和脱落。
果实:
未成熟果实出现黑色小凹陷,随着果实成熟而扩大。
凹陷变软,渗出黑色胶状物,导致果实腐烂。
成熟果实表现为黑色凹陷斑点,果肉变软、有异味。
病原体
番石榴炭疽病由炭疽菌(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)引起。该真菌产生黑色的小分生孢子,可在番石榴叶、果实和土壤中存活。
病害循环
真菌在田间残留物或受感染的种子中越冬。
降雨或灌溉时,孢子飞散到新的叶片和果实上。
孢子在适宜温度和湿度下萌发,穿透植物组织。
真菌在寄主组织内生长繁殖,产生新的孢子,继续传播病害。
影响因素
品种:
某些番石榴品种对炭疽病更敏感。
气候:
高温和多雨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发展。
栽培管理:
田间卫生差、排水不良和过量施氮肥会加重病害。
管理措施
品种选择:
种植抗病性强的番石榴品种。
田间卫生:
清除田间病残组织,减少病原体来源。
果园管理:
保持果园清洁,改善排水,避免过量施氮肥。
化学防治:
使用铜制剂、苯并咪唑和三唑类杀菌剂对植株进行喷洒。
生物防治:
使用木霉菌(Trichoderma spp.)等拮抗真菌来抑制炭疽菌生长。
抗生素:
链霉素和土霉素等抗生素也可用于控制炭疽病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其他人立场。
本文系5g7g.com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