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眼娥(龙眼娥可以吃吗)

5g7g.com 2024-08-14 阅读:142 评论:0
## 龙眼娥:果园里的小小“刺客”### 简介龙眼娥(Conopomorpha cramerella Snellen)是一种小型的鳞翅目昆虫,属于细蛾科。它主要危害龙眼和荔枝等无患子科果树,对果实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,是果农们头疼的害虫之...

## 龙眼娥:果园里的小小“刺客”### 简介龙眼娥(Conopomorpha cramerella Snellen)是一种小型的鳞翅目昆虫,属于细蛾科。它主要危害龙眼和荔枝等无患子科果树,对果实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,是果农们头疼的害虫之一。### 形态特征

成虫:

体长约 7-9 毫米,翅展约 15-18 毫米。身体主要呈黄褐色,前翅狭长,顶角尖锐,翅面散布黑色斑点,后翅细长,呈灰白色。

卵:

椭圆形,扁平,直径约 0.5 毫米,初产时呈乳白色,后渐变为浅红色。

幼虫:

体长约 10-13 毫米,呈淡黄色或黄绿色,头部褐色。

蛹:

纺锤形,长约 6-8 毫米,初期呈淡绿色,后期变为黄褐色。### 生活习性

寄主:

主要危害龙眼和荔枝,也取食其他无患子科植物。

世代:

在我国南方地区一年可发生 6-8 代,世代重叠严重。

越冬:

以幼虫或蛹在落叶、树皮缝隙等处越冬。

活动规律:

成虫白天潜伏在树冠荫蔽处,夜间活动,有趋光性。雌虫将卵产于果实的果蒂或果皮缝隙处,每处产卵 1-2 粒。幼虫孵化后蛀入果实内部取食,造成果实腐烂、脱落。### 危害特点

龙眼娥幼虫主要危害龙眼和荔枝的果实,导致果实品质下降,产量减少。

被危害的果实表面会出现黑色蛀孔,内部果肉腐烂变质,严重影响果实的商品价值。

大量落果还会造成果园卫生环境恶化,滋生病虫害。### 防治方法

1. 农业防治:

清洁果园:及时清除落果、落叶,集中销毁,减少越冬虫源。

修剪枝条:合理修剪枝条,保持果园通风透光,不利于害虫繁殖。

套袋保护:在果实幼嫩期进行套袋保护,防止成虫产卵。

2. 物理防治:

利用成虫的趋光性,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。

3. 生物防治:

保护利用天敌,如寄生蜂、瓢虫等。

4. 化学防治:

在成虫羽化高峰期或幼虫孵化初期,喷洒高效低毒的杀虫剂,如氯虫苯甲酰胺、甲维盐等。### 总结龙眼娥是危害龙眼和荔枝的重要害虫,果农朋友们要加强监测预警,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,才能有效控制其危害,保障果树的丰产丰收。

龙眼娥:果园里的小小“刺客”

简介龙眼娥(Conopomorpha cramerella Snellen)是一种小型的鳞翅目昆虫,属于细蛾科。它主要危害龙眼和荔枝等无患子科果树,对果实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,是果农们头疼的害虫之一。

形态特征* **成虫:** 体长约 7-9 毫米,翅展约 15-18 毫米。身体主要呈黄褐色,前翅狭长,顶角尖锐,翅面散布黑色斑点,后翅细长,呈灰白色。 * **卵:** 椭圆形,扁平,直径约 0.5 毫米,初产时呈乳白色,后渐变为浅红色。 * **幼虫:** 体长约 10-13 毫米,呈淡黄色或黄绿色,头部褐色。 * **蛹:** 纺锤形,长约 6-8 毫米,初期呈淡绿色,后期变为黄褐色。

生活习性* **寄主:** 主要危害龙眼和荔枝,也取食其他无患子科植物。 * **世代:** 在我国南方地区一年可发生 6-8 代,世代重叠严重。 * **越冬:** 以幼虫或蛹在落叶、树皮缝隙等处越冬。 * **活动规律:** 成虫白天潜伏在树冠荫蔽处,夜间活动,有趋光性。雌虫将卵产于果实的果蒂或果皮缝隙处,每处产卵 1-2 粒。幼虫孵化后蛀入果实内部取食,造成果实腐烂、脱落。

危害特点* 龙眼娥幼虫主要危害龙眼和荔枝的果实,导致果实品质下降,产量减少。 * 被危害的果实表面会出现黑色蛀孔,内部果肉腐烂变质,严重影响果实的商品价值。 * 大量落果还会造成果园卫生环境恶化,滋生病虫害。

防治方法**1. 农业防治:*** 清洁果园:及时清除落果、落叶,集中销毁,减少越冬虫源。 * 修剪枝条:合理修剪枝条,保持果园通风透光,不利于害虫繁殖。 * 套袋保护:在果实幼嫩期进行套袋保护,防止成虫产卵。**2. 物理防治:***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,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。**3. 生物防治:*** 保护利用天敌,如寄生蜂、瓢虫等。**4. 化学防治:*** 在成虫羽化高峰期或幼虫孵化初期,喷洒高效低毒的杀虫剂,如氯虫苯甲酰胺、甲维盐等。

总结龙眼娥是危害龙眼和荔枝的重要害虫,果农朋友们要加强监测预警,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,才能有效控制其危害,保障果树的丰产丰收。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其他人立场。
本文系5g7g.com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