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枇杷(石枇杷有什么疗效和作用)

5g7g.com 2024-08-22 阅读:133 评论:0
## 石枇杷:攀岩高手,清热解毒### 一、 简介石枇杷(学名:Euchresta japonica),又名岩枇杷、石壁枇杷,是豆科、石枇杷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。其枝叶浓密,四季常青,果实形似枇杷,故而得名。石枇杷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,常生...

## 石枇杷:攀岩高手,清热解毒### 一、 简介石枇杷(学名:

Euchresta japonica

),又名岩枇杷、石壁枇杷,是豆科、石枇杷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。其枝叶浓密,四季常青,果实形似枇杷,故而得名。石枇杷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,常生长于海拔300-1500米的向阳、干燥的石灰岩山地灌丛或疏林中,是典型的岩生植物。### 二、 形态特征1.

整体

:石枇杷高1-3米,树皮灰褐色,多分枝,小枝圆柱形,幼时被褐色柔毛。 2.

叶片

:奇数羽状复叶,互生,长8-15厘米;小叶5-9枚,革质,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,先端急尖或钝,基部楔形或圆形,全缘,上面深绿色,有光泽,下面淡绿色,两面无毛。 3.

: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,长3-8厘米;花萼钟状,5裂,裂片三角形;花冠蝶形,白色或淡黄色,旗瓣近圆形,翼瓣长圆形,龙骨瓣短于翼瓣;雄蕊10枚,二体雄蕊;子房上位,1室,胚珠多数。 4.

果实

:荚果长圆形,扁平,长2-4厘米,宽1-1.5厘米,密被褐色绒毛,成熟时开裂;种子1-2颗,肾形,黑色。### 三、 生长习性石枇杷喜温暖湿润、阳光充足的环境,耐旱、耐瘠薄,不耐寒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但以排水良好、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土壤为佳。石枇杷根系发达,生命力顽强,能在岩石缝隙中生长,是优良的石漠化治理植物。### 四、 主要价值1.

药用价值

:石枇杷的根、茎、叶、果实均可入药,具有清热解毒、利湿消肿、止咳化痰等功效,常用于治疗感冒、咳嗽、肺炎、 bronchitis、痢疾、跌打损伤等疾病。 2.

园林价值

:石枇杷枝叶繁茂,四季常青,花色素雅,果实奇特,可作为园林绿化、盆景制作、岩石园造景的优良素材。 3.

生态价值

:石枇杷根系发达,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,改良土壤,具有重要的生态修复功能。### 五、 保护现状由于过度采挖和生境破坏,野生石枇杷资源日益减少,已被列入《中国植物红皮书》和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,属于近危物种。因此,保护石枇杷野生资源,加强人工栽培和繁育,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
石枇杷:攀岩高手,清热解毒

一、 简介石枇杷(学名:*Euchresta japonica*),又名岩枇杷、石壁枇杷,是豆科、石枇杷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。其枝叶浓密,四季常青,果实形似枇杷,故而得名。石枇杷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,常生长于海拔300-1500米的向阳、干燥的石灰岩山地灌丛或疏林中,是典型的岩生植物。

二、 形态特征1. **整体**:石枇杷高1-3米,树皮灰褐色,多分枝,小枝圆柱形,幼时被褐色柔毛。 2. **叶片**:奇数羽状复叶,互生,长8-15厘米;小叶5-9枚,革质,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,先端急尖或钝,基部楔形或圆形,全缘,上面深绿色,有光泽,下面淡绿色,两面无毛。 3. **花**: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,长3-8厘米;花萼钟状,5裂,裂片三角形;花冠蝶形,白色或淡黄色,旗瓣近圆形,翼瓣长圆形,龙骨瓣短于翼瓣;雄蕊10枚,二体雄蕊;子房上位,1室,胚珠多数。 4. **果实**:荚果长圆形,扁平,长2-4厘米,宽1-1.5厘米,密被褐色绒毛,成熟时开裂;种子1-2颗,肾形,黑色。

三、 生长习性石枇杷喜温暖湿润、阳光充足的环境,耐旱、耐瘠薄,不耐寒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但以排水良好、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土壤为佳。石枇杷根系发达,生命力顽强,能在岩石缝隙中生长,是优良的石漠化治理植物。

四、 主要价值1. **药用价值**:石枇杷的根、茎、叶、果实均可入药,具有清热解毒、利湿消肿、止咳化痰等功效,常用于治疗感冒、咳嗽、肺炎、 bronchitis、痢疾、跌打损伤等疾病。 2. **园林价值**:石枇杷枝叶繁茂,四季常青,花色素雅,果实奇特,可作为园林绿化、盆景制作、岩石园造景的优良素材。 3. **生态价值**:石枇杷根系发达,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,改良土壤,具有重要的生态修复功能。

五、 保护现状由于过度采挖和生境破坏,野生石枇杷资源日益减少,已被列入《中国植物红皮书》和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,属于近危物种。因此,保护石枇杷野生资源,加强人工栽培和繁育,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其他人立场。
本文系5g7g.com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